你到過子孫根島(PULAU KONEK)嗎?Have u been to Pulau Konek?
我從小就在海邊長大的。 馬日丹那的彭加南峇叻(PENGKALAN BALAK)海邊,就是陪伴著我走過超過20年歲月的美麗家鄉。
距離我老家5公里外,有兩座小島,其中一座命名為子孫根島(PULAU KONEK,也有些人叫它為PULAU KONET)。這裡距離馬六甲市區大約有 43公里。
這座島的面積並不大,只有一座草場般大小吧?島上除了長滿了許許多多不知名的樹、草,就沒有什麼東西可觀賞。
相信你們也會感到奇怪吧?既然說這小島沒什麼值得可看,還介紹來幹嘛?
只要到了下午3時至5時之前,這小島就會露出一條小石路,讓公眾走到小島,進行15至20分鐘的環島。
因為在這時段,是海水退潮的時候。當海水漲潮時,這條石路就會消失了。 嘿嘿!聽起來有趣吧?
為何這島有這麼“羞羞”的名字呢?說起來,這島名的源由有三個版本。
版本一:早在很多很多年前,有一名男子不知何故,被人割了陽具,然后被扔入海裡。不久后,這座島就出現了,該名失去陽具的男子,為紀念他的”根”,將該島命名為子孫根島。(注:這只是個傳說,本人也是聽回來的,不能做為”呈堂證據”哦!)
版本二:由于這島在海水漲潮時,才看到一道石路,人們將這時的島,形容為小島“勃起”,進而將之聯想到男性“勃起”的情況。
版本三:基于小島只能在退潮時通路,當地的馬來村民以英文的CONNECT,即是聯接之意,譯成國語KONET,最后就形成了PULAU KONET這名字了。
其實,這座島的岸上,有著一座華人義山,附近也有數間豪華洋房,及一座發電站(POWER TECH)。 每逢海水退潮時(每天凌晨3時左右及下午3時左右),就會吸引附近居民或“慕名而來”的遊客,到此欣賞海景及等待日落來臨。
若有朋遠方來,除了介紹朋友這裡海邊看日落外,我都會帶朋友看這座小島。 只是,當時青春無知的我們,不敢向朋友說出這小島的名,只當著它是一座無名島,避免出現尴尬的情況。
上圖是慶權來到馬六甲工作不久后(2005年11月),我帶他來看這座島時,所拍下的照片。
當時來自東馬的他,問起馬六甲有沒有漂亮的海島,還沒有到過東馬的我,竟然膽粗粗的將這島介紹給他。
他看了這島,差點暈厥,還半開玩笑的問我:這叫著島嗎?
原來,島嶼對這生長在沙巴的他來說,是碧海青天、陽光、沙灘、七彩珊瑚、各形各色貝殼具全的美麗天堂,這島對他來說,可說是小巫見大巫,而且還相差十萬八千里呢!
當時的我,真是PAI SAY不已~ 因為對生于斯、長于斯的我,這裡就是我心目中的美麗天堂了,也是我留下無數沉重腳步(及傷心的心聲)的地方…
你呢?曾經到這裡留下足跡嗎?
一個評論
fei cai
看网上有说每天3-5点退潮会出现一条小路,而看这个文章中的图片,我猜测这条路并不是每天只有那个时间出现,而是根据不同天气、气候、水流情况,有时候可能这条路会一直在,而不需要等到退潮,而有时候如果水流大,路可能就较难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