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客同遊(二)Travel with our guest ( Part II )
坐落在波德申海濱路10英里的 丹絨端(TANJUNG TUAN),在葡萄牙統治馬六甲期間被命名為CAPE RACHADO,是一個海角,因此建造燈塔引導商船川行。
丹絨端是由馬六甲亞羅牙也市議會管轄,海角陸地的範圍是由波德申市議會管轄,森州境內有“馬六甲領土”是歷史淵源。
燈塔已有148年歷史,初時是用木料建成,後來改用石磚重建,是符合國際標準的燈塔。
許 多人只知道丹絨端是以守護著航行馬六甲海峽的船隻而著名,它早在1921年,被列為森林保護區,1971年更成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在北 國的冬季時,丹絨端也是候鳥飛來大馬避寒的溫暖天堂。遊客如想一睹候鳥群聚的壯觀場面的話,可別錯過在每年3至4月的觀鳥季節。
丹 絨端四週遭石頭包圍,航行到此的船隻易發生意外,在天氣惡劣的時候情況更糟,葡萄牙人就在這裡建立一座燈塔為船隻護航,同時也監督途經馬六甲海峽的船隻。
這座燈塔在荷蘭殖民地時期一直保存著,直到1839年英國殖民地時期才進行重建。
如今,遊客如欲上燈塔一覽馬六甲海峽的風光,須進入丹絨端休閒森林。該休 閒森林為了遊客的安全著想,規定遊客在進入森林前必須進行登記,不過,要自行登塔或要求森林管理員當導遊都由遊客自便。森林內有兩條道路可通往燈塔,一是柏 油路,或森林小徑。
燈塔有24公尺高,如果你只想上塔眺望寬闊無際的大海,以及聽聽海浪交響曲的話,可選擇走柏油路,路程只是區 區的30分鐘;
但是,不想錯過隱藏在林裡的荷蘭水井、巨型墳墓及馬六甲王朝的馬來民族英雄漢都亞(Hang Tuah)的腳印等古跡的話,那就該來一趟森林徒步了。
在森林中遠足當兒,得注意豎立途中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告示牌。該處有一條羊腸小 道,往前走約10分鐘,就可見到荷蘭殖民地時期所建的水井。
考古學家曾於1999年在水井附近發現瓷器及煙斗柄等。在英國殖民地時期,這座水井是燈塔工作 人員的主要水源供應站。
但是,自從海軍在1972年開拓及興建了一條通往燈塔的道路後,這水井就無用武之地了。
丹絨端燈塔並不開放給公眾人士參觀,唯有獲得有關當局書信批准者才能攀上燈塔的頂端,否則, 公眾只能在塔下往上眺望這座曾被喻為「白色舊平房」的建築物。
雖然燈塔並不在頂端,但是,依然能把馬六甲海峽的風貌盡收眼簾,天氣晴朗時,連海峽對岸的蘇門答臘野也清楚在望呢!
**部份文转载于爱旅游脚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