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六日遊 ─ 第六天(下篇~廣結善緣)~Friends that We Met @ Laos
在這10天的旅程,如果沒有認識到他們,我們也不知該如何摸索,找舒適的住宿、去好玩的地方、欣賞怡人的景點。
說真的,我們第一次當背包客旅行,當時還想,只要願意開金口,條條道路通羅馬! 但是,問題是,不論是老撾或是越南,很難找到可以說幾句簡單英語的道地人。很多東西都是靠比手划腳來猜。
還好我們凡登上巴士或在旅館裡,都把眼睛睜得亮一點,與外自西方國家的背包客“搭訕”,跟著他們,準沒錯!
從越南的河內到老撾的萬象,來自波蘭的JACK(左)及好友,教我們最多東西的人,可惜的是,我們都錯過了很多機會,向他們索取聯絡電郵,直到現在,我真希望能找回他們,再次跟他們一起背包旅行。
歐洲人對背包旅行可說是司空見慣。因為大多數的他們,每年都能拿長假避暑或是避寒,有些公司甚至不吝嗇的批准員工申請3個月的假期,讓員工出去闖一闖。我們聽了感到羡慕不已。
這3位是我們在萬榮maylyn guesthouse遇上的朋友。坐著的右(HADI)及中者(YUSOF),是印尼人,與他們隨團的另兩人,都是一大把年紀的旅行家。
其中一人JOHN,不但是銀行家,也是酒店業者。他們都是趁這次的旅行,順便考察市場。
站著左者是來自印度的NITIN。他剛在新加坡完成工程系,準備在7月中返回新加坡上班前,用兩個月的時間暢遊東南亞。六月期間,他會返回印度一個月,然后才回新國工作。
騎著越野摩哆、帥氣的是MAYLYN GUEST HOUSE的東主JOE,而左2是來自德國的JORG。
前者雖然經營著小旅館,但還擔憂7歲女兒在這落后國家,無法接受良好教育,對女兒的未來感到憧憬。
JORG呢,剛辭去高薪的工作,喜歡進行極度探險活動的他,在家鄉擁有一架BMW的越野摩哆,因此,不惜以一天20美金,向JOE租這架越野摩哆,到深遠的山路展開他的探險之旅。
這一名是我們在老撾遇過唯一能說得一口流利英語的KHAM。我們在萬榮進行一整天的岩洞活動后,隔天感到全身酸痛,于是,找到一間老撾傳統按摩店,鬆解筋骨,就這樣認識到他了。
KHAM在沙灣拿吉的一間礦場工作,月薪約500美金。工作時間是連續工作4星期,然后休息2星期。那天剛好是他的休息日,
KENT趁我在按摩時,向他問了很多有關老撾的情況,終于打破了我們不斷在猜測有關老撾的局面。
這3名來自不同地方的旅行家,就是陪我們品嚐最好吃、又豪華晚餐的朋友了。
先介紹左邊的SAFIA吧!她家人是巴基斯坦人,她在英國出生及長大。背包旅行了兩個月,也不知道流浪的日子還有多久。反正她偶爾住一間25美金的酒店,一會兒又搬去10美金的旅館,錢對她來說不是很重要,最重要是人生體驗。
左2的 CHRONIS是名希臘人。他兼職當導遊,也是名潛水老師。做人很灑脫,也很有性格。有時候,在花費方面,還花得起,但最主要是花得值得。對語言算有點研究,所以,在點菜時,都是他負責做ORDER的工作,也真幸虧有他,我們才能在老撾走得很充實。
最右的NIKI來自澳洲,家人來自希臘。是CHRONIS在旅館的住客名單內,不小心看到“有希臘式名字”,所以,才把她介紹給我們。
若要說上圖與此篇的“廣結善緣”無關,我是毫無反對。但這照片裡,拍的是老撾的報章及雜誌並不多,即使是該國的主要報章VIENTIANE TIMES,不論是內容、新聞或是廣告都不多,一份VIENTIANE TIMES,約一份我國《中國報》全國版一樣薄,卻賣4000吉(約1令吉50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