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里之旅─下篇~Balik Kampung Miri (3)
美里位於北緯4度23分,東經113度55分,坐落在沙勞越州北部。 美里市中心位於美里河西岸,背加拿大山,面向南中國海。
它擁有深長的海岸線,由巴甘起至汶萊沿海交接邊界為止。目前,美里市議會管轄的範圍有26,777平方公里。
美里是砂拉越州內繼古晉之後第二大城市人口為239,600(大馬2000年的人口普查)。其中華族居多,約占55%,伊班族、馬來族及馬蘭諾族次之,其他少數民族包括加央、肯亞、加拉畢、印度、比達友族…等等。
美里省是砂拉越州九個省份之一,而美里市則是美里省的省會,也是聯邦與州政府其中一個省行政中心。
在行政方面,設有省長署、縣長署及聯邦與州政府各部門,管轄的範圍是26,777平方公里美里省(砂拉越州第二大省份)。
美里市的市議會,則負責管理美里市的行政工作。目前,美里市議會有25位官委市議員,該議會每月都召開全體議員會議,以對美里的各項市政事務作出討論與決策。
砂拉越是馬來西亞最大的一個州,內陸地區都是被熱帶雨林覆蓋的山區而美里又是砂州第二大省,內陸地區的人民和城市的往來都是靠水路和航空。
單單美里省境內的內陸機場就有十個之多也冠于全國,這使美里機場成為北砂區的小型民航機的大本營。
除此之外,美里機場的人次也繼吉隆坡國際機場、古晉國際機場、檳城國際機場、亞庇國際機場之後成為國內第五繁忙機場,但在航班繁忙方面只居吉隆坡和亞庇之後。
美里機場自從完成擴建後每年能接待兩百萬名乘客,其設施和跑道已經有能力在不久的將來在政府和航空公司的配合下開闢國際航線,升級為國際機場。
美里盛產石油,又被稱為油城。早期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以石油及象膠與胡椒為主。
在70至80年代時期,是美里木桐出口的全盛時期,年出口量高達2千萬噸,對推動美里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至90年代,州政府大力推動油棕業發展,許多砍伐過的森林地已被改闢為大片的油棕園。在未來,油棕也將成為美里的經濟命脈。
除了石油、木材、油棕及農產之外,美里配合邁向2005年旅遊城宏願及2020年發展大藍圖,目前正大事開發旅遊景點及提升旅遊基本設施,美里將蛻變成為一個健康旅遊城,而旅遊業也將是美里今後的經濟發展重點。
美里是砂州州內許多知名的國家公園的必經之地。
在美里省境內的國家公園有 –姆祿國家公園(世界最大、最高的山洞,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尼亞國家公園(4萬年前曾經有人類居住,這也是砂州盛產燕窩的一個地方)、蘭卑爾國家公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