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藝術~Artistic of Paper Cutting
您知道嗎?皮影戲(Wayang Kulit)或是我國的自製大風箏(Wau),是從剪紙演變出來的另一種剪紙藝術!?!
所以,如果您進入古城的剪紙人家店裡,看到皮影戲也不稀奇哦!
陳益龍細心地剪著喜字剪紙。
為學習更多有關剪紙資料,陳益龍閱讀許多有關剪紙書籍。
每當傳統節日或迎親嫁娶、壽誕生日的喜慶場合時,手工精緻的剪綵,是家裡少不了的裝飾品,因為這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含蘊著吉祥、如意寓意。
民間剪紙中仍保留著中國古代文化,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眾人喜愛。
這幅“福字窗花”含蘊著吉祥如意。
32歲的陳益龍,因7歲時在72家房客的一間新娘房,看過一個“囍”字的剪紙,讓年輕他過目不忘,牢記在心,也因此萌下愛上剪紙藝術的興趣。
當時雖然僅7歲,但是,對“囍”字的剪紙印象非常深刻,也感到萬分好奇。
他于5年前積極學習剪紙這門藝術,無奈,馬六甲並沒有一名“專人”,能傳授他有關剪紙學問。
人們經常選購“染色剪紙”當著窗花的裝飾。
“春牛圖”把田野生活、土鄉味道,栩栩如生的呈現在剪紙上。
多年前,在一個偶爾機會下,甲市某購物廣場邀請來自中國的剪紙人家,前來展示作品及才藝。
他知道后,雀躍不已,不惜天天到場“偷師”及請教師傅,滿足了他多年來的好奇心及學習的意願。
中國設有學習民間藝術品的學院,他們學了幾年的功夫才學會這門學問,他拼命在師傅展出的幾天,盡量吸收,加上后天的努力,剪紙學問一日千里,不過,還有很多學習及發揮的空間。
如掌心一般大的“京劇剪紙”。
中國剪紙的產生是為了實用而不是審美觀需要,傳統文化影響民間剪紙的創作,祈求吉祥、幸福、避邪、驅災等民間活動,是剪紙產生的重要因素。
中國剪紙的起源,肯定早過魏晉南北朝,而剪紙藝術所強調的是對生殖、對生命的崇拜,這也是民間剪紙永恆的主題。
剪紙藝術自古以來流傳到現在,這個潮流流傳至今,是不會退化的!
囍字剪紙是店裡最暢銷的“主角”。
“扣碗”裡的圖是以兩個碗合在一起,裡面有蝴蝶及荷花,代表著陰陽(男女)結合為一的喜事。
民間剪紙也把十二生肖做為書籤。
陳益龍把各種剪紙作品框起來,讓顧客買來當手信或住家擺飾品。
陳益龍的剪紙人家店面,除了售賣紅彤彤的“囍”字剪紙,還售賣染色剪紙、皮影戲、十二生肖剪紙、福字窗花、扣碗剪紙、京劇染色剪紙等。
他在分享他在剪紙藝術的心得時說,一般上,他大約花費30個小時(或一星期)將一張剪紙剪好。
福字及吉祥如意的剪紙,是送禮最佳選擇。
“和氣吉祥”剪紙含意著福氣、圓滿吉祥。
“雙魚燈花”代表雙雙對對、繼後香燈。
該店的剪紙以囍字剪紙為主,也是最暢銷的作品。他曾剪過的剪紙,最大型的有2尺,最小型的5公分。
光顧該店的顧客,並不只限于華人,其中不乏來自美國、歐洲、新加坡、印度等國家。
來自韓國的“百壽百福”剪紙。
其實剪紙藝術並不局限于中國文化藝術,在波蘭、美國、墨西哥、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也有各國文化的剪紙。
他以日本及韓國的剪紙為例,日本剪紙以富士山、櫻花、壽字、寶袋為主題;韓國有著名的“百壽百福”剪紙。
陳益龍的剪紙人家店外,已成為不少新人拍攝結婚專輯外景的其中一個取景地點。